当前位置: 首页>关注 >

世界快报:埋首矿山做研究 踏实教书育英才

2023-05-15 20:03:46 来源:中国教育新闻网

4月27日,陈绍杰站在“五一”劳动节山东省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领奖台上,接过了“山东省先进工作者”奖牌。这个称号,在山东省百余所高校中仅有8人获得。

陈绍杰是山东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院长、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。20年来,他埋头矿山特殊开采和采煤塌陷地研究,入地下深井“找数据”,半夜给学生家长回电话……将全部的心血默默倾注在矿山绿色开采和培养新型能源人才上,为祖国的能源事业奋斗。截至目前,他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、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项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抉择:教师要对得起使命和初心

陈绍杰曾面临两次重大的人生选择。2023年4月,当刚为学生设立了百万奖学金时,他被众多记者追问“金钱和初心”时,陈绍杰再次回忆起自己的人生抉择,在他看来,从个人薪酬待遇里拿出钱奖励学生,是件“普通事情”。

2009年,博士即将毕业的陈绍杰接到了某上市公司高管的邀请,出于对其研究领域和能力的认可,公司开出30万年薪和车、房的待遇邀请其入职。陈绍杰婉拒了高薪工作,他说自己“不是不爱钱”,但是和踏实的教学生培育人才、做科研解决实际真问题相比,自己更喜欢后者。回溯过去,陈绍杰的第一次人生重大选择也预示了其后的奋斗路。2002年,本科毕业的陈绍杰面临去做政府公务员和读采矿工程研究生的抉择,他坚守“资源开发是服务国家社会重大需求”信念,放弃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,选择了科研这样在别人看来“艰苦”,但在他觉得“苦中有乐”的道路。

时光荏苒,距离陈绍杰选择科研和育人道路转瞬已历20年。尽管肩上的担子日益加重,他的手机、邮箱一向面向全院学生公开,无论多忙——他还是要认认真真地给学生回短信、回电话,还是会在忙完工作后的深夜查看学生家长发的每一条消息。

信念:打造塌陷地里的新“绿水青山”

2022年,陈绍杰当选为青岛最美科技工作者。陈绍杰觉得,自己仅仅干了一些本分的工作,“以前我的老师也是这么干的,我的同事们也都是一样奋斗的”“很惭愧,只能说自己很幸运获得一些认可”“老师怎么教我做科研,我怎么教我的学生去奋斗。”

陈绍杰的研究方向是矿山特殊开采以及采煤塌陷地治理。在2006年,进行井下长期稳定性监测时,由于监测的数据线是由采空区引到工作面来的,有一次数据线被顶板砸断了,需要进入采空区,把这个数据线重新接起来。然而,采空区是不允许有人进入的,因为顶板随时可能会滑落下来,如果顶板一旦垮了下来,那人就会被打成肉泥。如果说不接数据,那么前期做的研究就全部没用了。问题摆在眼前:接,人可能被埋入矿井;不接,前期工作都化为泡影。最后,陈绍杰和师弟爬进去,找准机会,把线接好了。

经过多年坚持,陈绍杰带着团队和一届又一届学生,自主研制了原生断层采动沉陷灾害模拟实验系统等系列实验装备,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;针对地下煤柱状态难以评价,他建立了煤柱长期稳定预测理论,建立了煤柱—充填—覆岩综合减沉技术,建立了采煤塌陷地建设利用关键理论与技术体系,完善了开采沉陷治理相关理论,为解决“开采沉陷治理”国家重大难题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。

育人:一生做好一件事

“我们为什么要当一名教师?”放弃高薪、带着学生团队天南海北做科研的陈绍杰这样认为:“学生代表着祖国的希望,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我们就有了一切。”他有无数的学生:博士生、研究生、本科生,但所有的学生们在他眼里只有一个身份,就是他的孩子。他也有多重身份:院长、博导、班主任。但是对学生来说,就是可以随时发信息打电话的那个人。陈绍杰相信青年学生身上有无限潜能。他一边温和地“管吃管喝”;另一边严格地鞭策他们,“板起脸”来催促学生全力奔跑。

他组建开采沉陷控制与环境保护等12支创新团队,指导的本科生获省部级奖励23项;他积极联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,目前已推荐29人进行国外访学。在第十二届“挑战杯”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,他指导的学生团队获得国赛金奖,实现山东科技大学金奖从0到1的突破。

他认为,称号和成绩仅仅是一方面,最高兴的还是看到一届届学生们养成爱学习和多思考的习惯,“孩子们”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成长都让他感到了“最实在的成就”。

陈绍杰说,每天走在校园里,看到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,就感觉看到了青春与希望。(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孙军 特约通讯员 任波)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